家校共育,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教育模式。教育孩子,只有老師一個人努力,不行;只有家長勉力支撐,也不行。只有家校合作,才能用兩雙手捧起明天的太陽。教育孩子,老師和家長攜手共進,孩子就是有些懶懶散散,也能學有所獲,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現(xiàn)在,一些家長已經(jīng)沒有了家校共育的意識。在他們的心中,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事情,和自己無關。這或許是以前家長抱怨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yè)而導致的另一個極端吧、或許有人說,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家長嗎?有哪一個家長不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唯恐孩子在學習上被人壓一頭呢?是人都是要臉面的啊,就是孩子學習不好,家長也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啊。
(資料圖)
說這話,只能是針對一般的家長,但是就有一類家長,他們根本就不把孩子的事當什么事,就是老師他們也不會放在心上,他們的心里只有他們自己。這不,3月1日就有一位家長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叫囂,來表現(xiàn)自己的“英雄壯舉”。他這樣寫道——
今天當面懟了兒子的班主任老師。
小孩才小學二年級,總是說小孩在學校不學習。今天又打電話讓我去學校門口找她,說是4點鐘,可去了又讓我等一會,這一等就是一個半小時,合著我們家長的時間不寶貴。
耐著性子等他出來,一說就是孩子在學校不學習,不寫字,讓我回去多教育孩子。那我就奇怪了。我說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不應該是老師管理教育嗎?該怎么教學,該怎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應該是比家長更有經(jīng)驗,更有辦法吧!你跟我說這個情況,我也無能為力?。∷宦牼筒粯芬饬?。
結果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老師之所以找家長,就是因為孩子不學習,不寫字。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他的自制能力不強,不只是需要老師的教育和引導,家長的跟進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老師,為這個問題找家長,其實就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家長卻并沒有意識到家長是在為孩子著想,而是一種很不厭煩的心態(tài)。他認為教師這樣做,就是在推卸責任——自己該做的事,怎么就推到了家長的身上呢?
讓自己到學校,還是老原話,有什么價值呢?還讓自己等上一個半小時,這不是拿著自己在做嗎?你老師的時間就是時間,我們的時間就不是時間,有這樣作弄人的嗎?于是兩者一疊加,家長的火氣就上來了,懟了老師一地雞毛。
網(wǎng)友們看到這位家長的發(fā)帖,紛紛指責這位家長——
“家長四點鐘到校,五點半跟老師溝通。即,老師跟該家長溝通用的是下班后休息時間。老師難道不想在下班前結束工作?因為老師做不了自己時間的主,領導們,各部門都能管理老師,逼老師不得不把本來安排在工作時間內(nèi)的事拖到了下班后做。家長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盡管懟老師。但要明白一件事,老師花額外的時間精力跟家長談,是為了讓這孩子好。領導不在意老師在某個學生身上的付出,所以占用老師跟家長談話時間。老師還得繼續(xù)在這工作,拿領導沒辦法。家長同樣不在意自家孩子能不能改掉壞毛病,以懟老師為榮。老師更拿這樣的家長沒辦法。老師雖想幫助學生,但沒能力改變領導和家長漠視學生問題的心態(tài)。干的越多受氣越多且沒效果,老師下次會怎么做?!?/p>
“讓家長回家教育孩子是因為孩子在學校里壓根不聽老師的話,老師打不得,罵不得,再碰到一個不講理的家長,老師是沒招的。現(xiàn)在孩子教不會考零分,對老師一點影響沒有,工資不少拿一分,要是動孩子一手指頭,那就難說了。所以老師才會讓家長協(xié)助教育孩子,家長把老師懟一頓,歪理一大堆,以后他孩子老師估計是不會再叫家長了,因為說也沒用?!?/p>
“在家里養(yǎng)成的惡習真的很難糾正,我兒子班里就有一個同學不做回家作業(yè),每天到學校老師督促著做,老師又不是只有這一個學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這個孩子身上,那別的孩子呢?”
“你這是典型的不知好賴!孩子教育,是家庭和學校的共同責任,絕對不能把什么都推給學校。孩子有出息了,他孝敬的也不是老師。另外,孩子對家長來說是百分之百,對老師來說,可能是50分之一,你想推卸責任,行嗎?勸你三思。”
親愛的讀者,對于家長因為孩子班主任找他去學校等了一個半小時而怒懟班主任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tài),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